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錄音機的歷史

早先的錄音機叫留聲機,誕生於1877年,是譽滿全球的發明大王--愛迪生製造的。愛迪生利用電話傳話器裡的膜板隨著說話聲會引起震動的現象,拿短針作了試驗,從中得到很大的啟發。說話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針產生相應的不同顫動。那麼,反過來,這種顫動也一定能發出原先的說話聲音。於是,他開始研究聲音重發的問題。1877年8月15日,愛迪生讓助手克瑞西按圖樣製出一台由大圓筒、曲柄、受話機和膜板組成的怪機器。愛迪生指著這台怪機器對助手說:「這是一台會說話的機器」,他取出一張錫箔,卷在刻有螺旋槽紋的金屬圓筒上,讓針的一頭輕擦著錫箔轉動,另一頭和受話機連接。愛迪生搖動曲柄,對著受話機唱起了「瑪麗有只小羊羔,雪球兒似一身毛……」。唱完後,把針又放回原處,輕悠悠地再搖動曲柄。接著,機器不緊不慢、一圈又一圈地轉動著,唱起了「瑪麗有只小羊羔……」,與剛才愛迪生唱的一模一樣。在旁的助手們,碰到一架會說話的機器,竟然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會說話的機器」誕生的消息,轟動了全世界。1877年12月,愛迪生公開表演了留聲機,外界輿論馬上把他譽為"科學界之拿破侖",是19世紀最引人振奮的三大發明之一。即將開幕的巴黎世界博覽會立即把它作為時新展品展出。就連當時美國總統海斯也在留聲機旁轉了2個多小時。
  10年後,愛迪生又把留聲機上的大圓筒和小曲柄改進成類似時鐘發條的裝置,由馬達帶動一個薄薄的蠟制大圓盤轉動的式樣,留聲機才廣為普及。
  雖然愛迪生發明瞭留聲機,實現了錄音。但是那時的錄音機主要用機械原理實現聲音的再現。它錄制的聲音音量低,以至錄音時要對著喇叭大聲地喊話。為了改進這種錄音方式,丹麥科學家包爾森利用電話傳聲的原理,開始嘗試用磁性儲存聲音。包爾森用鋼絲做實驗,在磁力的作用下鋼絲會變成磁鐵,磁力消失後,在磁場中的鋼絲仍然會保有磁性,這種保留下來的磁性,叫做剩磁。包爾森把一條長鋼絲纏繞到一個卷軸上,鋼絲通過一個電磁鐵與另一個卷軸相連,錄音話筒與電磁鐵的線圈相連。這樣,通電的電磁鐵就把電話筒裡的電磁信號變成磁場,在磁場中的鋼絲受到磁化,產生隨聲音大小而強弱不同的剩磁,聲音就被記錄在鋼絲上了。由於這種磁性錄音要用質量很高的鋼絲和鋼帶,而且笨重不便,影響了這種錄音方式的普及。
  在錄音機廣泛普及的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是美國的無線電愛好者馬文‧卡姆拉斯。他在研究錄音信號受損的問題時產生了這樣一個念頭:鋼絲表層的磁性總是一樣的,如果能在鋼絲的表層均勻地錄下聲音,不就可以得到均勻的聲音信號了嗎?當時的錄音機原理是用一根金屬指針作記錄針去接觸鋼絲表面,這樣,只有在兩者接觸處的鋼絲才被磁化,因此產生了錄音不均衡的現象。卡姆拉斯想用一個磁頭去改良它,即用一個完整的磁性圈作為磁頭,把鋼絲穿過磁性圈並使兩者之間保持向等距離,然後利用鋼絲周圍的空氣間隔進行錄音。與前者相比,卡姆拉斯的改進在於在錄音過程中利用空氣間隙代替金屬指針,避免了磁信號的破壞。
  錄音機的真正流行和實際應用還是在發明磁帶以後。1935年德國科學家老耶瑪發明瞭代替鋼絲的磁帶。這種磁帶是以紙帶和塑料袋作為帶基。帶基上塗了一種叫四氧化三鐵的鐵性粉末,並用化學膠體粘在一起。這種磁帶不但重量非常輕,而且有韌性,便於剪切。隨後,福勞耶瑪又將鐵粉塗在紙袋上代替鋼絲和鋼帶,並於1936年獲得成功。紙帶價格便宜,攜帶方便,被人們認同和接受。
  發明家卡姆拉斯也不甘落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時,卡姆拉斯發現了一種磁性顆粒,這種顆粒就是氧化鐵粉。他把這種粉末混入亮漆或凡立水中,再塗在紙帶和紙盤上。當塗料未干時,就將它放入磁場,在磁場的作用下,所有的顆粒就會按一定的方向排列起來。這就是現代磁帶的雛形。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