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職場工作狂”患上“下班沉默症”

 在辦公室侃侃而談,回到家默默無語;宴請客戶時春風滿面,家庭聚會上疲憊懶言……近日,一項調查顯示,逾八成職場人自稱患有不同程度的“下班沉默症”。這項調查很快在微博、論壇上獲得共鳴,不少白領開始反思自己為何上下班時間“判若兩人”。 “下班沉默症”到底是一種病嗎?心理專家表示,請白領們“放輕鬆”。
  工作壓力令人身心疲憊
  這項引起熱議的調查由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發佈。全國共有2750人參與調查,其中,“80後”占50.1%,“70後”占30.9%;45.5%的參與調查者居住在大城市,28.9%居住在中等城市。
  高達83.1%的參與調查者認為自己不同程度上患有 “下班沉默症”,其中,34.7%的人直截了當地說自己有“下班沉默症”,48.4%的人認為自己或多或少“有一些”症狀。75.4%的參與調查者感到,身邊存在患有 “下班沉默症”的人。
  至於為什麼會上下班 “判若兩人”,59.6%的參與調查者認為原因是工作壓力令人身心疲憊;52.7%的人認為長時間疲勞,使一些人形成了排斥情感交流的慣性。調查顯示,不少職場人士已把“下班沉默”視作一種“病”,63.4%的人擔心其會讓人無心關注生活細節,對生活失去熱情;59.6%的人認為 “下班沉默”會讓人缺乏情感交流,引發更嚴重的心理疾病。
  調查結果很快在微博、職場論壇上獲得共鳴。一時間,“"下班沉默"是現代人通病,要警惕啊”、“原來不是我一個人累得不想說話”等評論幾近“刷屏”。
  和家人對話“嗯啊”以對
  在本市一家公關公司上班的李先生坦言,自己就是一個“下班沉默症”患者。在日常工作中,李先生斡旋於大大小小的客戶與媒體之間,說話行事無不小心又耐心,甚至形成了一定的“對話套路”;在老闆、同事面前也總是呈現出一派開朗、風趣狀,維持著較好的人際關係;若遇大型專案、各類活動,李先生事無巨細都要親自上陣,每每加班到深夜。
  “平時上班已經很累了,要講多少好話啊!下了班回家一句話都不想講。 ”李先生表示,回到家他只想關到房間中休息,打遊戲、聽音樂、蒙頭大睡……怎樣都好。“父母問我最近工作怎麼樣,我也懶得回答,就"嗯嗯啊啊"地混,有時他們問得太細,我一時解釋不清,心理就很煩躁,語氣也開始不耐煩,弄得父母也不高興了。 ”
  值得一提的是,從前人們總認為比起男性,女性在家更愛“嘮叨”。然而,在工作壓力面前,女白領也變得回到家寧願安靜獨處,不願多說話。在一家國企從事培訓工作的顏女士表示,有時她上了一天課口乾舌燥回到家,便會向丈夫和女兒宣佈 “我今天很吃力,不想講話了,讓我一個人待一會兒! ”
  “下班沉默”增加親友壓力
  “有些著名喜劇演員在臺上台下也判若兩人呢,畢竟人的能量是有限的,需要進行平衡,這無可厚非。 ”對於不少白領回到家即默默無言、又擔心這種“沉默病”影響家庭關係的矛盾心理,華東政法大學心理諮詢中心主任張海燕教授表示,“下班沉默”本身就是一種調節壓力、平衡情緒的方式,它並不是一種“病”,白領們不妨放輕鬆,沒有必要把“下班沉默”看得太負面。
  不過,張海燕教授指出,白領們用“下班沉默”的方式調節自己壓力的同時,也要注意關注家人的情感需要,別因此增加親友的壓力。如果對家人的溝通信號總是不作出正常回應,家人難免會進行揣度“他是不是不高興了”、“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這類揣度往往是往負向走的,久而久之容易形成隔閡。“如果下班回家真是累得只想沉默,也不妨開誠佈公地說出自己的感受,"我沒有不高興,什麼事都沒有,我只是工作了一天有點累、有點煩,很想靜一會兒"。 ”
  張海燕教授強調,儘管 “下班沉默”、獨處是一種幫助自己維持平衡的方式,卻不是唯一的方式。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的心理支持系統,家人、朋友是很好的支持者,因此人需要適當地把自己打開,避免因過度的“下班沉默”而損害家庭支持系統。
返回列表